今天去书店买书,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历史题材的书很热,我记得阎崇年出了本《正说清十二帝》,然后就有出版社出《正说明十二帝》《正说×十二帝》,人家一个朝代没那么多皇帝或者多了该咋办?好像原来我们看到的关于皇帝的文字都是反说的。大概戏说的太多了,所以要严肃点,实际上这种跟风就很不严肃,非常傻逼,不知道这些出版社穷凶极恶到了什么程度。
后来易中天出了《品三国》,又有一帮人出“品”系列,比如《品明朝》《品汉朝》。今天在书店里,看到“事儿”系列又流行了,当年明月出了《明朝那些事儿》,卖得挺火,然后就有人跟风,我看到的就有《宋朝那些事儿》《民国那些事儿》《人生那点事儿》……我觉得现在的出版社快成“事儿逼”了。于是拍下照片,立此存照。仔细看,封面上的有几个字字体都一样,谁的书法这么好?两次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实跟风的出版社也不动动脑子,你稍微改一下标题就会跃然纸上,我要写武则天,就叫《武则天那事儿》。
我觉得,历史书在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热点,哪个出版社要是聪明一点的话,干脆找人写一本书,比如写唐朝,如果有人写《品三国》热销了,这本书的名字就改成《品唐朝》,如果《正说清十二帝》,你就改成《正说唐十二帝》,如果《明朝那些事儿》热销了,你就改成《唐朝那些事儿》,如果《原来唐诗可以这么读》热销了,你就改成《原来唐朝可以这么读》,如果《狼图腾》热销了,你就改成《唐图腾》,如果《世界是平的》热销了,你就改成《唐朝是平的》(妈的,杨贵妃非跟你急了不可),如果《人体使用手册》热销了,你就改成《唐朝使用手册》,如果《丫改变了中国》热销了,你就改成《丫改变了唐朝》,如果《达·芬奇密码》热销了,你就改成《唐·芬奇密码》,如果《穷爸爸,富爸爸》热销了,你就改成《穷唐朝,富唐朝》,如果《谁动了我的奶酪》热销了,你就改成《谁动了我的唐朝》……妈个逼的,以不变应万变,每年就是换个封面,内容还是那个内容,山不转水在转,多鸡巴省事儿,每次跟风都能捞一笔。
知道垃圾都是怎么出来的吧。
有情妇友情附送一张照片:《梦回唐朝》(摄于三联书店)
一刷新就一篇!
照片的标题应该叫:
梦里干的那些好事~^_^
王大叔!你怎么不写本《老六那些事〉,好久没有我们家六六的事写。
晚了,回寝室睡觉去了,晚安!
大家跟我学说北京话:事儿~~~逼(长音)~~~
我就在出版社工作,表哥口下留情吧。
都是出来卖的,到哪里卖不是卖呢.......
梦里那些事儿,呵呵
好久没去三联书店啦,地下手机没信号,是个休息的好地方
图说写得好,
哦,
图说改得好
呵呵 等您那本卖火了,出唐诗宋词的没准儿改成《唐宋流行音乐指南》
以后人人看"唐朝生活周刊"
话说, 罗老师那点事 还没解决呐, 他的网老也打不开=-=|||
"以不变应万变,每年就是换个封面,内容还是那个内容,山不转水在转", 是啊是啊,其实现在我们许多人读书也是跑马观花,看过的书也不记得,明年同样的内容再换个封面,大家还能当作新书来读,照样读得津津有味。。。。。。
叫带五个表,带八个表的有,叫不许扯淡,不许瞎掰的也有,想像力是个很匮乏的东西啊~ 🙂
至少在现在,(久远的)历史题材的书不会被认为是敏感话题,就像拍军事题材电视剧不会被管理部门咔嚓掉一样
哈哈,小王开骂了啊
何止这个,
现在是只要某本书卖的火了
不过一星期就能在西单图书大厦看见
题材类似的
内容类似的
名字类似的
封面类似的
封底类似的
书脊类似的
装订类似的
累死的...
我就等着看你的《武则天那事儿》。..哈哈哈
不睡觉的人不知道整天在想什么...
中国人爱看热闹。
不信写上一本《我家的那些事儿》,没准儿也会热卖,看看作者家里出了什么状况。比如写《你家的那些事儿》,大家也会去看看,看看别人怎么看自己。
中国人爱看热闹的境界到了这种程度:(看宰牛)你这这牛,多可怜,老板,便宜点儿吧。
说不定马上就会出现《唐朝流行音乐指南》了
劳资就是烦这样的北京话,事情就事,来TM什么事儿.虽然我是北京人.但是我BS这样的起鸡皮疙瘩叫法.屎儿差不多.
建议三表弟以后就专给三联写标题,一定比任何事儿都象事儿
牛博那些事儿,唉。
呵呵,我就瞅着您吧,哈喇着憋的呀,受罪。哈哈。理解,那都是为了在广大看众保持美好形象,嘿嘿
照片上这哥们精神可嘉,就连睡觉也要坐拥书城。你猜他梦见了什么?
痛
越垃圾的书字越大纸越厚
一天到晚叫环保,还净浪费
没人管么
靠
有点心疼那一趴书
写一本书叫
就爱到表哥这里来凑热闹
我知道啊,这几本书正好我都看过了
其实都还不错呢~三表哥!
您真是啥都不知道
三表哥,偶和您深有同感呐~
去书店逛逛,看见跟风出的书就头痛,咱环保局的通知都干嘛去了?也不管管,那些个书多浪费纸张啊,浪费纸张就是浪费森林,浪费森林就是浪费生命~
还有一本书,书名是《清朝那些事儿》。
靠。。。。。
你丫不怕人家告你侵犯肖像权?
学校的教科书也是这么命名的
操,事儿逼
还有叉叉总动员
所有动画片都叫叉叉总动员
见过《观世音密码》吗?
<丫改变了中国>
这书不错,三表
你不是也在响应吗 嘿嘿
有情妇?????
丫 改变了 宋 朝倒是真的
哈哈,你真有意思。看你的博客好长时间了,刚买了本三联,马上要去看了。
如果某天,能像你一样慷慨地骂出来,我就可以拽着嫦娥奔月球了.
妈了蛋的,我们科研的书籍也是如此,你说事儿逼名称也就算了,结果内容都相近,妈的!
哈哈 三表老师也关注起图书出版市场来?
很难见你贴出图书封面来的啊,我是说其他的书。其实这也不能只怪出版社。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出版社。或者说是书商。二者是相互的。这里的读者不能说是三表老师你造就的。大家不过是同流合污才凑到一起的。
图书也一样,为什么会有那么你SB的跟风书,那是因为有一些很SB的读者。没办法,谁让跟风的书也销售得好呢?那些书商不去跟才怪呢?
想当年,《没有任何借口》狂卖的时候,有谁想过这本书是伪书?只是一本编造的假书?可是读者不是照样趋之若鹜吗?他们就没有一点判断力吗?所以,悲哀的其实是读者。
大叔好服气,把书都睡了。
那哥们哈喇子别带到社会主义来
早就看到出书的跟风现象。支持王小峰老弟一把!
女人那话儿的话剧是火爆过的,如果叫《武则天那话儿》就来电了
是啊,出版商这些SB,弄得我现在都不买书了。谁知道他用的是哪年的冷饭回锅啊!
有情妇送一张照片!!
哈哈
表哥,你太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