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校对招聘启事一招呼,一夜间信箱爆满。以为是读者来信陡增,窃喜中却发现都是要兼职的。麻烦来了,这么多人如何回复?还是借三表哥的宝地广而告之吧!
报名的人五花八门,从英国到美国,从大二到大七,从学电子的到学毛里求斯语的,20岁青年到55岁的母亲,全民上阵啊!来者都自述酷爱挑毛病,并“上肢天文,下肢地理……”(三表哥是牺牲自己,让大家明白校对的责任重大啊),感动感动,惟有感动。
不过呢,虽然许多人都超自信,我还得不好意思地说,能发现几个错别字离当校对还有一点点距离,大约9万8千里吧。其实,人家校对不是不认得那几个字,你想啊,十几个小时看十几万字还得核对几遍改错结果是什么感觉,要处理字词句子等语言瑕疵,发现并解决知识上的问题,核对数据等信息,还要监督政治是否正确……所以,我从来不敢用挑出几个错别字就说校对犯低级错误的人,因为他是这行的门外汉(出版总署还给新闻周刊类周刊留余地呢,允许差错率万分之五以内,人家现在的领导都是技术干部,懂出版)。说这些不是奚落大家,是让大家了解一个工作的复杂和艰难,起码我对这工作就怀有敬畏感。
另一方面,还得居住在本地。因为一些工作需要到编辑部去完成,有个跟其他部门合作的问题,时间虽不长,但是需要。
实在抱歉,可能让不少朋友失望了,以前我低估大家的热情,条件没说清楚,请大家原谅。现在再把条件说一说(这次需要两个人,承担所有工作量的一半):
第一,最好是专业校对,指出版社或报纸杂志的校对,编辑兼任的校对其次;
第二,最好是从事弹性工作的,大多是周五开始,陆续到周日;
第三,一定要在北京。
来信多,一一回复难,合适的我会尽快联系。请谅解。
呵呵,哇哈哈
第一,最好是专业校对,指出版社或报纸杂志的校对,编辑兼任的校对其次;(不对专业,偶不行)
第二,最好是从事弹性工作的,大多是周五开始,陆续到周日;(从事学生工作,偶不行)
第三,一定要在北京。(不在北京,偶不行)
阅
我会经常跟编辑们说,一个好媒体,最关键的还是有没有好文章,这点三联绝对有,同时还有一批写好文章的人;同时,我还会补充一句:三联的文字差错率还是不低的。
真没想到那么多人会把校对当成挑错别字的.
回个帖玩。
三表示慰问
南京广播电视报上面,有些三联的内容,有“二王”,有“华南虎”,并未标明是转自何处。
我想该报应该和三联没有私下的约定吧,所以,方便的时候你们核对吧。
偶是英语报纸的校对。。。想报名。。。
建议您整个浪剃个头。因为冬天了,到处都那么火。
资质尚浅。
“说这些不是奚落大家,是让大家了解一个工作的复杂和艰难,起码我对这工作就怀有敬畏感。”
【新闻周刊类周刊】?
阎同学这篇文字打的速度很快吧?
问问老胡周末有空没,叫他把老江叫过来。
校对是一个不容易的工作。技术含量相当的高
图书公司编辑
校对应该米有问题的哈
目前工作一周只需去公司3-4天
时间弹性大
在北京
对于把人当牲口,把美女当小蜜,把一只表当三只表用的三辆来说,招个校对都如此矫情
——竟然还TNND不明码标价!
今天难得如此靠前,就浪费一下这一亩三分地儿吧!~
刚刚麻将归来…..
找工作难啊…哎
嘿嘿 那几个条件直接把咱给枪毙了
我也不行 不在北京的
第一,最好是专业校对,指出版社或报纸杂志的校对,编辑兼任的校对其次;(不对专业,我是国贸的,不行)
第二,最好是从事弹性工作的,大多是周五开始,陆续到周日;(现在是学生,不行)
第三,一定要在北京。(不在北京,也不行)
阎琦同学,你这个神经的,
“能发现几个错别字离当校对还有一点点距离,大约9万8千里吧。”
校对还有国家标准?
符合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为“校对”?
你也甭说这工作鸡吧“复杂”,反正那些爱找错别字的人都信心膨胀就是了,
校对不如写文章赚钱多
兼职招聘广告还发了两遍,三联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啊。
嗯……
三联啊
我懒,不愿意。哈哈。
被拒了,本来还以为不在北京是个优势呢,你们睡觉的时候我可以校对,做完了去睡觉你们刚好上班看得到~~ 后来想想,其实我这个中文水平,错别字是不会写的,语法却是烂到一定程度了。估计再过几年,我连做校对都需要翻译软件了。。。ANYWAY,谢谢你们的招聘广告和拒信,有空儿写写东西投稿,多写几个错别字儿,考验一下校对人员。我这个心态真是太不好了。
基本上啥有意思的工作,到最后都是体力工作,所以马克思说劳动是没有区别的,这是对的
无法胜任
实习的时候在报社做过1个月校对,建议有意向去的人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工作很枯燥,接触的人也不多,眼睛还很累,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的稿子也要看上好几遍,最痛苦的是看一些比较没水平的记者的稿子,会抓狂的。
不过三联的校对也许会比较有意思,所有好文都可以先睹为快了!
专业,一定要专业。
乞丐还要专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