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摩托在博客里面反驳我,他说——
三表接着说,崔健迷失了自己。这话我不能同意。什么叫自己?你以前喜欢听样板戏,现在知道那玩意是毒药,不喜欢了,这叫不叫迷失自己?崔健听了这么多年西方摇滚乐,他周围也都是一帮听着西方摇滚乐长大的人,甚至连他的前女友都是美国人,他内心里渐渐被西方文化占据了,他想在自己的音乐中表达出他对西方音乐的理解和致敬,这恰恰是他本人现在真实的感受,这怎么能叫迷失自己呢?非得让崔健回到他18岁第一次听西方摇滚乐的时候,才叫回归自己?没这个道理。换句话说,除非你拿枪(或者政治、金钱等等别的什么)逼着一个人说假话,否则这个人永远都是他自己。三表批评崔健迷失自己,其实是因为崔健迷失了三表而已。想批评崔健,你尽可以直接批评他错在哪里,别拿“迷失自己”说事,因为你不满意的其实是崔健没有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
我说崔健迷失自己是有科学依据的,他也在反省自己,也在反省中国摇滚,这是在他出版《无能的力量》之后做的事情,他内心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他其实在挣扎,一方面想回避西方摇滚,但是由于西方摇滚已经变成他记忆的一部分,他无法回避这些东西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崔健一直想追求纯粹的东西,但是他犯了一个中国艺术家普遍犯的错误——就是从来只会做加法而不会做减法。
在土摩托进《三联生活周刊》之前,我做过一个崔健的采访,也许土老师看过,这篇采访叫《崔健:二十多年来》,在这篇采访中,崔健这样说:
“为什么我喜欢MP3?就是因为听众可以自己去选择,放在自己的专辑里,有可能信息量非常大,风格很复杂。可是我自己为什么不去做一张这样的专辑?我干脆四分五裂,每首歌都一个方向。后来我发现在这方面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因为听打口CD的人绝对听不到这样的唱片。我觉得社会发展到现在确实是这个特点,西方的东西突然全进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你全都能感受到,你在这之前是一个饥渴状态,吸收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不能像西方那样表现出来,那种复制是非常拙劣。”
崔健看到了西方文化的危险,容易让他迷失。可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迷失了。
文艺批评跟科学批评不一样的,科学批评你可以批评他直接错在哪里,因为是逻辑错误或常识错误,很容易让你抓住他的小弟弟。文艺批评还照这个路数去写,我操,你见过这样的乐评吗?“他在唱第一句的时候慢了半拍”“他唱到第三句的时候有倒数第五个字跑调了”“第八小节的吉他演奏在5这个音上少了半拍”土老师你是这样写乐评的吗?这就是你说的“直接批评他错在哪里”。艺术这东西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孩子。所以,我必须说: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
当然,崔健老师说话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前后矛盾,这也是一种迷失吧,哈哈。你看,他刚刚说完上面的话,就又说出下面的话,所以说崔健跟王小山有点类似,有时候为了抬杠而抬杠——
《三联生活周刊》:一旦你把不同的风格做在一张专辑里,大家听着会感觉很别扭的。
崔健:我觉得如果没有听太多打口CD的人会接受这个,听打口CD的人有太清楚西方音乐的概念,我也受过西方评论家的批评,说我的音乐有明显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音乐的特点,太复杂,说我们听音乐不专一,西方的音乐特点就是太专一,一个风格就是坚持到底,我干嘛要像西方人那样?我本来就不是西方人。
崔健在他第一张专辑里面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那时候他还没有民族自卑感。后来,他就迷失啦。
崔健多幸福,讨论焦点,超级烦死多丫
有点意思,论音乐最后似乎有演变成科学原教旨与文化原教旨之争的趋势
在这样一个迷失的年代,谁没有迷失?
谢谢你俩替我分析内心世界啊
这就是恐吓!
很期待您作为政法校友,如何看待“杨帆门”事件!
很期待您作为业界人士,如何理解公共媒体在这个事件中的扭曲和对法大及我们在校生产生的严重的负面作用!!
不厚道地说,觉得三表和土摩托迟早得这么掐上一架,不是一个路数啊
麻烦你快写土摩托情史,人家都等了好几天啦!
写完这个再掐吧,掐死随你。
所以,我必须说: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崔健迷失自己………
~~~~~~~~~~~~~~~~~~~~~~~~~~~~~~~~~~~
文化大革命呀~~就是好呀~就是好呀~就是好~~~
崔健都没有你们矫情
PK还会继续吧,但是看出来了,三表这篇好像有点耍赖,有点拿资历压老土的意思。
三表 如果正儿八经说话 你的文字大多数时候像一根历史的脐带
三表老师,
您说:文艺批评跟科学批评不一样的,科学批评你可以批评他直接错在哪里,因为是逻辑错误或常识错误。
可您又说:我说崔健迷失自己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好像有点矛盾吧,难道您在玩儿迷失?
文艺说,迷失自己,就是失去独特性。
科学说,迷失自己,就是迷失自己。
-----------------情感pk理智,世界上最古老的战争呀
你们俩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
周杰伦是二逼,那中国所有做音乐玩音乐的都二逼他孙.
放眼中国乐坛,有几首曲子不是G-D-E-Bm-C-G-E-Dm-G这样的公式化和弦来作副歌的?包括朴树,去听听许巍,一张专辑听一遍以为是一首单曲重放10几遍.公式,照搬,照抄;你看周杰伦写的经典曲子里哪首套过公式?
聽個歌費個話~~~
相信冯唐不会参与这样因为看了演唱会而发生的混战,
聪明人都怕过几年听懂现在崔健写的歌,后悔自己当初的傻罗永浩行为!
这两年老崔显然迷失了,因为我们除了演唱会,几乎看不到他。
但是我们每天能通过便捷的互联网看到带三个表—-啊!时代的晚上。
老崔一定比较讨厌互联网,讨厌嘻哈的文化和娱乐方式。其实我也不喜欢,因为表面上很美很和谐,其实很黄很暴力。不过因为有了三表,有了牛博,这样的生活也有又了继续的理由。
所以,老崔迷失不迷失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要紧的是,他的音乐,是否真的能被红旗下的蛋记住并愿意重温呢?
絮叨。
很想告诉你,一个80后音乐白痴的对崔健的感觉。就是一个在舞台上狂叫的疯子。我不喜欢崔健,摇滚也不太爱。也许你改写篇文章,叫什么叫摇滚?因为很多人是因为摇滚时尚而去摇滚。
错了.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呀~就是好呀~就是好~~~
先把“中国摇滚”讲清楚再忽悠。
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过任何一场演唱会,因为没钱没机会去前排,一想起周围都是小粉丝,怕得很。
人文面的,
土魔托好像
是整不过
三表
大哥,我说句实话,
土老师说的容易让我接受一点,
你说的我需要长时间思考才可能接受。
我这人笨
搜 很黄很暴力 发现这里的 ,不错 ,这是博客吗
会加法不会减法,是因为缺乏沉淀的时间。西方摇滚音乐的地毯轰炸下,很容易陷在音乐形式上拔不出来,做音乐的听音乐的评音乐的都是如此。听迷了脑子,然后形式的影响压过了内容的表达,人成了音乐形式的奴隶。
说崔健不听那么多西方摇滚就好了,我看不一定。一人坐着飞机都晕菜了,打飞机就一定成功?
韩寒:中国就没有摇滚歌手!
韩寒:中国就没有摇滚歌手!
这话有99%都是真的。因为那1%还说不好在哪里。
这里蠢货很多啊!
没听过崔健的人最好不要发言,免得变成蠢货.
你的小手冰凉像你的眼神一样
我感到你身上也有力量却没有使出的地方
请摸着我的手吧我坚强的姑娘
也许你比我更敏感更有话要讲
崔健写给王晓峰的
请问“继续”是谁?
有一天,凡是文章中使用过的名词,形容词,动词,都必须注明,是否采用新华字典中标准注释,或通行理解,或其他。
因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国人理解能力的博大精深。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感动
崔健可以感动您
周杰伦也可以感动我
不存在着谁的音乐做到好,谁做的不好,音乐让我们感动更多的是让我们的记忆呈现听那首歌的时候的人和事
青菜,萝卜
各有所爱
当我到您这个年纪,我去看周杰伦,也会想起我听他歌时候的那些人还有那些事情
有这,就足够了
PK来PK去,有意思么?
嘿嘿,让崔健老师出家吧,信个佛,道啊的,就好了!
唐朝第一张专辑的歌词主要是谁写的?老杨是谁?
把道理掰歪了说,是三表最擅长的
真的掐架了?
我是80后,自从高中时听了<<花房姑娘>>,就一直追随崔健的音乐,如果不是一首歌一首歌的听过来,上来就给我一点颜色,我大概不会接受,在崔健音乐的演变当中,烦死们也得以象半个佛罗依德,在音乐和歌词中,洞察他精神上的下一个困惑和挣扎,对于朋友,即使他颓废了,退步了,仍然会去关注他,试着去理解他,偶像的概念里应该包含朋友,对于这个可爱的家伙,我希望少一些妄自菲薄,不要对他了解~说的太多!只要去关注他就得了,他有他的想法,他的下一张专集,我还会期待并且认真听,你呢??去听的都是哥们,都是真正喜欢过他的音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