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疾而终

最近,教育部突然发神经,打算在中小学推广京剧,要求的也不高,能学会15个唱段就行了。其实这个要求倒退30年,全国人民都能达标。我小时候八大样板戏,能唱下来的选段不下20个,这还是在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农村,我估计城里的孩子能把八个样板戏全部唱下来的大有人在。

那时候唱京剧,是因为江青老师喜欢,她主抓文艺,得有点成绩,所以全国推广样板戏。现在好像也这样,哪个领导喜欢什么,就推广什么,这最让人讨厌,凭什么你喜欢全国人民都得跟你一起遭罪啊?我没事也听听京剧,这东西确实不错,确实是门艺术,说是国粹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这样的国粹每年的产值绝对抵不上一个Twins的年产值,但这就是事实。这就叫江山如此阿娇,引无数脑残竟折腰。

教育部长是否喜欢京剧我没做过调查了解,甚至我现在都不知道教育部长是何许人,但至少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应该核算一下成本。推广中小学生唱京剧大概需要多少成本?学校、家庭、社会要投入多少?这其中有多少会浪费?比如学校之间要是搞一些京剧汇演,古装戏就要准备戏服,这衣服可贵了。现代戏也要准备服装,服装店都不卖了,还得专门定制,成本肯定低不了。还有,国家要培养多少会教京剧的老师?如果师资力量不足,你还普及推广的茄子啊。

你这么一想,处处都要花钱。有形和无形成本都不低。现在不是提倡节约型社会嘛,国家大剧院已经很耗电了,制定一些耗财的政策需要谨慎一点。教育部是否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之前作过科学的评估调查,据说只在我们家旁边黑芝麻胡同小学的120人当中做过调查,然后就进行全国推广,而且还要在广东、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推广京剧,我相信广东人能唱京剧,但是他们唱起来多费劲啊,你干嘛不让他们唱粤剧呢?京剧需要发扬,粤剧就不需要吗?你要说发扬中国书法艺术,要求学生都练书法倒还好,因为一方面没什么成本,另一方面把字写好了是件有益的事情。但是京剧能这么简单吗?

话又说回来,京剧这门复杂艺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头学到尾还差一年,学生还有别的学习任务,大概没有人能像专业艺校那样把京剧学下来,当然不排除那些有京剧天赋的学生。这么一算,在中小学推广京剧就变成了很恶搞的事情了。

再退一步讲,教育部的初衷是好的,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下祖国的传统文化,但是怎么了解,这不是在中小学推广京剧就能解决的,这种推广,只适合在某几个学校试行,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你不能因为一所小学唱京剧不错,就让全国学生都唱京剧。人家美国三权分立还挺成功呢,你干吗不在中国试试呢?现在中小学都有音乐课,我看也没有怎么普及中国的传统音乐,你可以问问现在30岁以下的人,知道《广陵散》是怎么回事吗?估计有一半的人会问你:“是治疗胃疼还是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音乐课都没到位,就别再拿京剧扯淡了,搞不好又把一门艺术给毁了。

不是我想抬杠,我还没我兄弟王小山的境界,我就是觉得,今天我们教育孩子都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老是想一出是一出。先把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再想别的吧。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比较金贵,教育部应该研究一下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别让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社会负担,或者能为社会减少点负担。

我觉得让中小学生唱京剧这事,一定会无疾而终的。

原文标题:无疾而终
原始页面:https://www.wangxiaofeng.me/1870.html
作者:带三个表版权所有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