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C

一台光驱能读多少张光盘?这次我知道了。我电脑上的这个先锋牌光驱,买了快一年了,平时用它的时候不多,粗略估算,大概用了300次,但是今天晚上它坏了,什么都不读了。导致它夭折的原因是我这一周来不停地用它读唱片。

要给DV配乐,我要从4000张唱片里面找出合适的曲目。大概听了500张,丫就歇菜了。去年拍DV的时候,写剧本时我就想好什么地方用什么音乐了,换句话说,是因为某些音乐让我想到了情节,所以呢,后期找音乐都是唾手可得。这次写剧本我压根就没想过用音乐,当时我想找个人,帮助配乐,省的一首一首去听。但鉴于广告一直没拉到,所以投资还没收回来,再支付一笔配乐费,实在太有压力了。毕竟交一笔著作权使用费倒不至于那么多钱。

这次我把家里的电子音乐唱片重新听了一遍,以前听的时候基本上处于欣赏状态,好听或者不好听。这次要跟场景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就有点难度了。我发现,纯音乐在听的时候必须想象出某种场景,才觉得合情合理,而不单单是纯粹美学上的判断。我听莫扎特的音乐,就会想到,这段音乐展现了宫廷内骄奢淫逸的场景……以前听电子音乐,忽略了这一点。但是有一个具体场景让你想象该配什么样的音乐,就更难了。我一个窗口放DV,一个窗口播放音乐,反反复复,发现合适的还真不多,但是这些音乐做得很牛逼,你就是用不上。

现在明白了,类似约翰·威廉斯或者詹姆斯·霍纳这样的电影配乐家,只要他们看这画面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很容易完成一部作品。而看着画面找出一段合适的音乐,无异大海捞针。

脑袋都听大了,很多唱片我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碰了,时过境迁,虽没听出合适的音乐,倒是听出了岁月的流逝。十多年前,我周围的人都在听“钢丝和罗斯”的时候,我听电子乐,人家说我俗。那时候我是不知道有什么Techno,Trance,Ambient,Break Beat这些名词,知道的话能唬倒一大片。后来这些名词进来了,我就开始烦电子乐了,评论家开始大谈特谈这些名词,操,就是一个做爱的节奏,哪那么多花样啊?后来我就把这类音乐给戒了。后来想想,虽然中国人没人明白这些音乐到底怎么回事,但是写文章的时候不停排泄这些名词,也他妈挺酷的。

这次听电子乐,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种东西不是用来听的,首先是用来跳的,其次是用来想象的。为什么舞曲文化跟摇头丸文化如此紧密,就是因为这种抽象音乐必须开发大脑的想象力。现代人都脑残,只有借助药物才能让灵魂开窍,这叫XTC。

这几天听得有点High,这种鸡巴音乐,跟毒品没什么区别。

DV将在CA NAO HUI之后与大家见面,没事就别问了。

原文标题:XTC
原始页面:https://www.wangxiaofeng.me/2112.html
作者:带三个表版权所有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