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坐出租车,司机听说足协的人被抓起来了,高兴得差点追尾。
我们主编说,凡是跟沈阳有关的封面故事都好卖,所以又派我来做沈阳。
我在沈阳转了一圈,觉得也没啥好做的,想想,还是做肾阳吧。
身为东北人,听见别人说东北话,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干张嘴,就是说不出来。
跟北京的一个朋友通电话,对方说:“你的东北口音真重。”
妈的,什么世道!
东三省之外的人分不清黑龙江话、辽宁话和吉林话的区别,还好,我还能分得清。
这次东北菜可把我给吃怕了。
在刘老根大舞台看了半场二人转,说实话,比他妈逼的春晚好看多了。但是按照十三条标准,都该封杀。
看一个小品,一个女孩上台捣乱,男演员想把她请下去,女孩就是赖着不走,男的跪下来恳求:你还是下去吧,你是我亲妈还不行吗。女孩严肃地说:这事儿你跟你爸商量过没?
在正规的二人转剧场,对脏口限制得很严格,说脏口要罚钱。有一次,魏三表演的时候说脏口,被老板罚款五千。魏三交了罚款之后,转身上台表演:“刚才说脏话被老板罚了五千,小姐卖淫也被罚五千,我的嘴跟小姐的#*&%一个价。”结果他又被罚了五千,里外里一万出去了。
东北人是贵国唯一一个能在苦中作乐的族群。
我见到的长春,有些地方跟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摸一样。
东北话有时候平卷舌音不分,采访一个老师,我说,东北人都靠吃张口饭活着。然后这个老师给我讲了很多东北二人转里的脏口。不过他说的有道理,东北在过去男多女少,十里八村见不到一个女人,男人只好靠意淫活着。所以东北曲艺里面,黄段子特别多。
在北京,发现股沟能用,在沈阳,发现股沟还能用。原来吓唬小孩啊。
爸说,有股沟就没问题。
这期的封面是关于“段子”的么……那可太期待了
钱江晚报那么大的报刊,竟然公开登载各种欺骗群众的征婚广告,不是富豪就是成功人士,有空给大家发点上来,让大家看看这堂而皇之的谎言。
一般人的嘴还真不如小姐的X值钱~
小强老师不是说你是去调查洗浴中心的么?
洗浴中心得暗访,嘘~
这下大伙都知道了。。。
没问题,都会配合,洗浴中心没黄段,黄段没在洗浴中心,格老子纯洗浴,听黄段找贵CCAV。
东北在过去男多女少,贵国现在男多女少,黄段发展大好势头,
将是普通话寒喧方式,大伙黄
在广西,经常有朋友问,你们东北那边都吃馒头这种东西是吗?
我说,东北三个省,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既不是河北也不是东北。
又问,你们东北那边,天冷了尿尿会冻成冰锥是吗?
答,不会,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想。
还问,你们东北那边的炕热吗?
答,出生以来没见过炕。
还问,你们东北那边……
答,还问个卵。
以上都没错。
外省人到广西也爱问一些这样的问题:
“你是广西的?”
“YES”
“哇…好远啊……”
(沉默中……)
“广西解放没有?”
“没有,我们上课的时候都带着枪”
“你原来会说汉语~!”
“恩,来的时候在火车上刚学的。”
“你们住窑洞吗?”
“不,我们住深山。”
“广西是不是在南宁?”
“恩,广西是南宁的省会。”
“你的很多小辫子呢?”
“为了上大学只好剪掉了!”
“你们还吃生肉吗?”
“我们老大发明了燧木取火,我们吃烧烤。”
呵呵,笑死我了
以及:
“你是广西人啊?”
“是啊。”
“那太好了,下次我去丽江旅游,就住你家了啊。”
“……没问题,不过我家离丽江稍有点远。”
“那你们怎么来上学?”
“骑驴到北京后坐飞机。”
“那一定很久才到吧?”
“习惯了,提前半年出发就行!”
“………………!”
不厚道地凑热闹:哇塞!你们广西人也会讲笑话?
hehehe…
哇塞,你怎么知道人家是广西的?还用复数?
抗战也好内战也好,桂军是仅输给湘军的军队/输给,不是次于/
被某组织饿了半个世纪,没力气造反。
现在精力在跟周边小国家纠缠,得其所。
饭都吃不饱,谈什么幽默;
东北,谁比谁更苦。
我母亲就在广西的南宁,那里的风景真的不错。现在ZF 也在开发那里了。以后有机会就去那里玩。
“怎么不骑马呢?”
“在广西,骑马都是穷人干的事情,像我们考出来的,都是骑骆驼和驴的。
广西没有高考,考试都是比赛射箭,一公里以外摆个牌子,写上‘清.华’,旁边放一个‘北.大’,然后一个人有三次机会。我第一次射清.华,第二次射北.大,都失败了。最后为了保险,射了最近的一个牌子,就是这个学校。”
哈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长春,说我是南方人
在天津,成都,分不出我是哪的人
在广州,一猜就准–东北人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你的兴奋
离开东北有抗战那么久的年头了
一听东北话觉得特逗
奇怪自己在东北长20多年咋没发现东北话那么逗
要是早点发现,我决不离开东北半步
去年五月在丹东听了场东北浪二人转,笑翻在场子中间
刘老根大舞台的票太难买了~
欢迎来丹东旅游,在沈阳冻感冒的丹东人报个道
看来三表老师的博客,我想吃酸菜炖排骨大拉皮锅包肉韭菜盒子大馅饺子了5555555555
韭菜重口味~
可以看出来,有能力的行动,在南方
能在东北,吃酸菜炖排骨,吃锅烙,吃拉皮炒尖椒,吃小豆腐,感觉老爽了。
我是东北人,我自豪。爱谁谁。
好文,推
看样子抓了足协的大鱼,大家都很高兴啊
建议晓峰也写一篇关于足球反黑的文章。
敬告三表,这个段子会被中 国 移 动屏蔽.
拨了盖磕马路牙子上蹭突了皮了。。
我说怎么突然觉着这么冷呢?
我想这肯定是看“在东北”给看的。
然后,抬头一望,空调。
再看遥控器。
啊“`哪个缺德的将气温调到20,还带制冷。
不晓得冷空气已经急剧南下么?
东北人是贵国唯一一个能在苦中作乐的族群。
难道四川人不会啊?
又钻死胡同
丫二
hah,我昨晚刚去吃了东北菜,大碴子粥太好喝了,大爱大爱
那玩意是好喝
那东西不顶饿
东北是向往的地方
那下次我请你吃山东菜吧。大连人说话和烟台很像的。我在吉林看过非刘老根的二人转,看得好伤心啊,段子是很搞笑,可是那女演员,才十几岁,年纪轻轻就出来跑江湖,豁出身段娱乐大众,当妈的看了都心疼。刘老根的二人转能杜绝童工不?
子非鱼……
莫扎特6岁就开始在欧洲巡回演出,米高集训5岁就开始上台表演,这都算童工不?
说了咋发不出来泥?在TRY一下。
据未经证实小道消息,东北人的祖先大部分是山东人在山东杀人抢劫犯事以后,去的关外找活路。所以东北人跟山东人性格风俗什么的很像的,而且比山东人狠
要不那边怎么又汉人,飞机过去的?
是的,我对东北人尤其东北男人的印象就是狠,当然王老师不在此列。我感觉王老师挺宅心仁厚的,特别是对女同志,我都想说王老师是妇女之友啦哈。
看一个小品,一个女孩上台捣乱,男演员想把她请下去,女孩就是赖着不走,男的跪下来恳求:你还是下去吧,你是我亲妈还不行吗。女孩严肃地说:这事儿你跟你爸商量过没?
这个很搞~~~
还在沈阳不,我请你吃饭。
现在的东北人,今非昔比,声望一落千丈
去你妈的,你丫有声望,说给我听听
东北人,声望跌落中
Maintenant que je suis à Shen yang, je veux apprendre à faire les meilleures pâtes du monde.
俺谨代表东北全体父老乡亲欢迎三表回家!
*鼓掌*
自己呆时间长了就不觉得有意思了
沈阳的口音比黑龙江重一些 除了沈阳会不会继续北上???
啥时候准备去黑龙江只要在博客上有暗示 电话立刻给表叔了
咩 哈哈 绝对有诚意!
再好奇一次,王老师在沈阳有采访到国际章吗?
昨天就想到这点了,故意等着今天说。
当初关内男人闯关东时没条件拖家带口的搬家。东北本来就男多女少,可如今东北女孩南闯的可不老少的,东北男人咋就留不住女人呢?是东北太冷了吧!还是南边太有诱惑?
不过估计,再过几年会有很多东北人回东北吧,南边的世界看过了也就这样,还是东北的炕头热呼吧!
很多问题都是地区不均衡发展造成的。好在现在发展方向明确了,也都已经有基础了。
跟风跟的!
是啊,哪儿来的哪儿去,凡是妈×生出来滴,全钻回到妈×里去,就天下太平了。那才叫一个“地区发展均衡”。
这人怎么这么S&B啊,长得跟坨五&毛似的。
我说那个蚁痰呢,苍蝇你插什么楼啊
来沈阳了,呆几天啊。搞个猩猩知我心见面会不?来俺们这挖着什么料了??
还准备去哪啊,看看能在大街上来个偶遇不??呵呵
没去过东北,据在长春上演的同学说,那个地方太冷了,冬天太漫长了
不打算去那儿了,不太适合我生存的地方
河北的小猫华丽的飘过
“刚才说脏话被老板罚了五千,小姐卖淫也被罚五千,我的嘴跟小姐的#*&%一个价。”结果他又被罚了五千,里外里一万出去了。
要不咋说东北人的口活好呢?
唉呀妈呀 到俺家地头了
好像南主席和一民同志现在也和你一样
我拽个文 俺们都呼吸在同一片蓝天下
可以去跑步阿,或者其他方法,动不动就意淫是很伤身的。饮鸠止渴,那其实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和放纵。
记住一个字,精是藏出来的,总是发散是很亏身体的。
我是长春的。我觉得我们说话挺标准的啊。长春和沈阳说话可不一样。辽宁人说话太苦那个啥了。把我们吉林人的形象都给毁了 以为我们东北人都那么说话呢。太郁闷了。
那我代表沈阳人跟您道歉了
我就知道吉林人说话标准,比北京人还普通话。毁了,倒是不至于吧,你说,东北那么大,你怎么就非觉得长春被代表了呢。俺们辽宁不敢代表别人。总之,东北人要团结嘛,要不是辽宁搞那么多小品相声,其他地方的朋友还听不懂那么多东北方言呢。
嗯,作为东北人,我觉得东北内部说话差距不小
来了?真好 ^_^
祝在沈的周末愉快。
Lynn
给你补习下地理常识:什么沈阳吉林滴那东是东了,也能算北?那是南方好伐。
有一种感觉,三联周刊挺歧视沈阳的。越是有这份敏感,就越是关注这个。这是几年前的感受,今天突然看见你说的到沈阳,就很惊讶。
刚出沈阳的几年,在外地看什么东西都对家里面的字眼比较留心。记得有一次三联周刊讲了很多城市,就是没有沈阳。很奇怪。还有一次看到一期,终于说到沈阳了,但是配了一张和该文章一点关系没有的图片:一张黑白的图片,里面似乎是铁西区以前的很破落的一个角落,一个收破烂大胆旁边是一个很老式的水龙头。。。当时非常不解。
办公室订杂志,其他人不关心,只有我。前年时南风窗,去年是新周刊,今年是三联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三联没有南风窗那样深入,没有新周刊那样玩概念和新潮。三联的文章都很朴实,很纪实。看了半个小时都没有笑,很不习惯。
几年没有看三联了,这次在前面的什么订阅的一栏里面看到了有‘沈阳’,特别的惊讶。。。。。。
小峰王,来长春赶上下雨没?奇观哈?!
没搁大舞台旁边来张饼啊。。。。。。
几天没来看三表哥的博,没想到三表哥竟然在沈阳。因为我就是沈阳人。现在也回沈阳工作了。三表哥多少对东北人有些偏见,或者是种总扶不起来的感觉。不管怎样,三表哥的文章和一些见解,做为东北人,我还是很喜欢的。欢迎来东北,但沈阳真没啥玩的。但东北人的幽默还是与生俱来的。
这是昨天在百度的义县吧看到的一个论坛。“义县”是锦州的一个小县城。
一楼说:
昨天,香港导演王家卫去大佛寺来着,谁知道?
听说要拍 一代宗师 把大佛寺当外景地! 章子怡 梁家辉 都要来! 有这事吗?
二楼说:
是来了,我陪来的。逛完我还请导演在步行街吃煎饼果子了。导演说真好吃,比在香港吃鲍鱼还好(这可能吗?)吃完后我又请导演一行人到边上5块钱一人的浴池洗了个澡 ,导演说不比香港的皇宫洗浴次多少!(导演疯了)最后我又请导演到义县著名的粉红管灯区潇洒了会,导演说这义县的妞比章子怡还好!
这有点意思这有点意思
‘”跟北京的一个朋友通电话,对方说:“你的东北口音真重。”
妈的,什么世道!
‘”
同感~~~~~.在外面撞了多年,凡是’非东北三省’的一听我说话,都是上面那句反应,真tm有点郁闷.他们真是见识不多,不到沈阳怎么能知道什么叫东北口音呢.
“在沈阳,坐出租车,司机听说足协的人被抓起来了,高兴得差点追尾。” 辽宁人儿喜欢聊足球,辽宁的姐妹儿喜欢聊的也多.大学时同寝一姐妹儿就四,一提到足球没完没了.有萨意思啊!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个250
我喜欢含蓄一点的话。
什么时候来哈尔滨啊?在豆瓣上组个粉丝团迎接你去
东北人是豪爽的代称….
东北人很粗鲁~~文化也很低俗,特别是二人转,有它存在的必要,但绝对不值得大肆宣扬,很无聊,浪费时间和生命,还是看看三表哥的《欧美流行音乐指南》比较充实,二人转就是低层人性爆发的集中反应,三表哥不像是东北人~~真的不知道贵国怎么掀起一阵所谓“东北文化”,东北这地儿就没有文化
呵呵,挺逗